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佳景集團(0703):澳門餐飲業經營王者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33017

本人論:不明白其經營能力何以能如此強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218c7010128z6.html
歷史:
20041月現大股東陳澤武買殼,隨後處理過去債務關係
20073/8 大股東陳志武向上市公司注入餐飲業務
20087月改名佳景集團
201063000萬收購日美食品貿易(餐飲供貨商)
2010102.63億以20PE購入澳門收租物業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Gratitude -Ally@skypost




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Thanksgiving),家人團聚共享豐盛的晚餐,感謝神(express gratitude to God)賜予食物、健康、家庭等等。
不可數名詞gratitude是書面用語,解「感恩、感激」,常常這樣配搭:express gratitude to someone for something,描述向誰和為了甚麼表達感謝,例句:The committee expressed gratitude to Helen and Peter for their years of service and contributions.(委員會感謝海倫和彼得多年來的服務和貢獻。)
形容詞可用grateful(感謝的、感激的),不像名詞gratitude般書面,但同樣是跟to someone和for something.例如:I'm grateful for all your help.(我很感激你的幫助。);She was extremely grateful to the doctor for saving her life.(她非常感謝醫生救回她的性命。)

朗咸平 -「養廉金」能養出清廉好官嗎?

http://www.skypost.hk/column/%E9%83%8E%E5%92%B8%E5%B9%B3/007001004052/%E3%80%8C%E9%A4%8A%E5%BB%89%E9%87%91%E3%80%8D%E8%83%BD%E9%A4%8A%E5%87%BA%E6%B8%85%E5%BB%89%E5%A5%BD%E5%AE%98%E5%97%8E%EF%BC%9F/117461

「除了新加坡,挪威和瑞典政府的廉政程度也都排在全球前十.....這兩個國家的公務員並沒有享受高薪,但卻廉潔。這說明,「高薪」和廉政並沒甚麼必然關係。」

「養廉金」能養出清廉好官嗎?
21/11/2013

內地推行改革,希望從制度中打擊腐敗,提倡廉政之風。

高薪能夠養廉嗎?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各位,不能。我給各位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中國古代曾經實行過「高薪養廉」,但都沒有成功;宋朝的王安石推行過「高薪養廉」,結果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是,王安石發現,人的貪慾是無止境的,無論你給官員多少錢,他都不會滿足。
還有清朝,清朝從雍正皇帝開始就有了「養廉銀」,就拿晚清名將、台灣巡撫劉銘傳來講吧,他的年俸是155両白銀,各位猜猜看,他的「養廉銀」是多少?一萬両白銀,相當於本薪的65倍。而且劉銘傳不是個例,因為清朝官員的「養廉銀」普遍是本薪的10至100倍。但結果呢,清朝末年的腐敗令人咋舌。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天下雜誌:台灣人,僅9%樂在工作 (香港5%)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3776

台灣人,僅9%樂在工作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經商便利 台灣四小龍最低、全球最有權 郭台銘48名
求溫飽,是人們工作的主要動機。但更進一步要「快樂工作」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根據蓋洛普調查142個國家,超過六成的勞工,坦誠自己並非全心全意投入組織目標。僅13%的人,認為自己樂在工作,台灣更少,只有9%。
如果將生產力與每年工時一起比較,30%的美國人樂在工作,每工時的GDP還高達63美元,又快樂又有生產力。
拉美國家,如巴西、哥倫比亞,雖然生產力不高,但超過四分之一的受雇者,都感到工作快樂。
亞洲的台灣、韓國、香港、新加坡,則同屬工時長,又不開心的悶族群。(陳竫詒)
經商便利 台灣四小龍最低
世界銀行發布《2014經商環境報告》,連續第八年,新加坡再度拿下經商便利度第一名的寶座。香港、紐西蘭緊追在後。馬來西亞從去年的第十二名,進步到第六名,另外進入前十名的新興國家還有喬治亞,名列第八。首次進行調查的緬甸,在189個國家當中,經商便利度排名第一八二,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台灣名次與去年相同,排名第十六名,在「申請建築許可」、「財產登記」、「跨境貿易」及「執行契約」等項目皆有小幅進步。退步的指標則有「開辦企業」、「投資人保護」、「取得信貸」等。(陳竫詒)
全球最有權 郭台銘48名
《Forbes》針對各國元首、企業家、富豪、非政府單位領導人,衡量其影響力、財政資源,所做的「全球最具權勢人物」榜單,選出72名人選,代表地球上的每一億人口,俄羅斯總統普丁取代歐巴馬,奪下龍頭。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低估的股票不漲怎麼辦?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http://xueqiu.com/5545011370/25694867
低估的股票不漲怎麼辦?

枯榮小友

1、首先投資者需要確定「低估」的含義。實際上「低估」的確認只有在考量公司靜態資產負債表基礎上的價值判斷才是接近「客觀」的。因為此時的「低估」並不依賴於投資人對該公司未來經營的重大判斷。土地、廠房、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以及現金等價物、應收款、存貨等等,都是相對可以客觀衡量的。如果再剔除商譽無形資產等虛擬資產外,實物資產按照資產評估學來看,是有較嚴謹科學方法來識別計量的。而從30年代現金流折現理論出台以後,基本上得到了投資界的普遍認可。這種方法顯然適用於股票甚至其它產生現金流的資產定價:即該公司在存續期內所能產生的全部現金流折現值即為公司內在價值。當股價低於該內在價值即為「低估」。但這種方法有非常強的前提條件:第一,你必須確定該公司的存續期,然後確定存續期內的現金流(自由現金流);第二,你必須採用合適的貼現率。而在實際應用當中,對於公司存續期、期內的現金流折現總值、貼現率的判斷具有很強的主觀性,而這類模型對於:存續期長短、期內(特別是永續)現金流的增速預測、貼現率具有很強的敏感性,所謂參數差之毫釐、結果謬之千里。這意味著,一位嚴謹保守的投資者應用該方法,可能儘量採取了保守的預測和貼現率,雖然可能喪失很多投資機會,但也可能規避了一些為樂觀所付出的代價。而一位激進樂觀的投資者,則可能採取了樂觀的預測和參數,最終可能抓住了更多機會,也可能避免不了為樂觀所付出代價。

因此,所謂「低估」的含義很豐富:它可能是由於投資者對於公司內在價值的估算偏離了公司正常的價值標準(雖然誰也不能準確衡量該公司的真實價值,但它可能是模糊存在的)。也可能是由於投資者估算的公司價值還不滿足足夠的安全空間。從危害性來說,第一類錯誤可能最為致命。但是兩種情況都是模糊的概念,低估?低估多少?

 經驗,對上市公司經營軌跡的預測能力、評估價值的經驗、對於市場心理(影響對於安全邊際的空間判斷藝術)的經驗,都有助於減少這個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錯誤。其實還包括對自我的認知、心理的平衡經驗。

 所以,這種經驗來源於較長時期的實踐,投資更多時候是一門藝術、一門需要實踐的藝術。在缺乏足夠經驗的情況下,從格式價值投資(更偏向於科學)向巴式價值投資(更偏向於藝術)跨越,可能帶來更大的風險。當然,更大程度的風險只源於一個原因:不熟悉(而自以為熟悉)。

2、而即便已經擁有熟練的投資技巧和成熟的投資心理,一樣可能會面對這樣的問題:經過深思熟慮評估後的低估股票,買入後依然不漲(內在評估價值與股價的差距沒有縮小)。原因很多,例如:1、最終股價的上漲是需要市場更多的認可,而通常情況下,較低估股票形成的原因,至少是短期內遭遇到一些不利因素,以至於市場將短期影響放大到長期影響,並且做出了集體性的錯誤判斷。而這種集體性判斷失誤的扭轉,從心理學和歷史經驗看,需要時間。2、更加糟糕的是,在這段時期內,又遭遇到新的變化以至於最初的判斷環境發生了轉變。這裡面有一方面是由於最初的判斷就不夠前瞻性,還有一方面是未知的風險(外界和內部因素的不可預見的動盪)。3、系統性的影響(整體經濟及資本市場的萎靡),這裡面有一部分也是可以通過經驗排除的,但還有一大部分因素無法通過經驗來完全排除。

3、因此,即便非常成熟的價值投資者,也應該考慮到這裡面參雜的未知風險。能聽到最荒謬的言論,就是「價值投資」=「100%確定投資」。還有基金管理人以此作為投資理論。按照凱利公式,100%的單一倉位意味著100%的確定盈利把握。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不會這麼認為。霍華德.馬克斯曾說過這麼一個故事:他的父親愛好賭馬,有一次發現只有一匹馬的比賽,父親欣喜若狂的壓上全部籌碼。還有比這更「確定性」的事情?結果,這匹馬跑到中途忽然跳出欄杆而去!對於單一股票壓上30%的倉位,意味著把握性需達到65%。因此,適度的分散(但不是那種為了分散風險而分散)是有益的。而分散的另一種好處,在於平衡一批「低估」股票恢復到內在價值的序列,從而平滑投資的業績(當然,這並不是刻意的目標,而是被動產生的結果)。

4、對於大資金而言,如果不受外界干擾,且有持續性的現金流入。這種「低估股票不漲」的現象,其實是非常有利於投資者。因為真正意義上的「低估股票永遠不漲」是不存在的!因為當估值到真正低時,企業自由現金流充沛,管理層對待股東態度良好,不論是通過派息、或是回購股票,公司的股價都遲早會走向回歸。這是「巴式投資」方法的精髓,而格式價值投資而言,靜態資產的低估,除了進入控制董事會進行清算,否則由於資產的回報率低下,這種低估值的回歸需要市場偏好的轉變。而巴式類型股票則不太依靠市場的偏好轉變。對於大資金而言,如果找到這種巴式低估機會(治理優秀、自由現金流充沛、競爭壁壘穩定、持續派息回購),股價越是低迷,越有利於大資金的持續買入。

5、對於小資金而言,由於缺乏足夠的現金流入,被低估股票套住後,的確會喪失低位持續買入帶來的機會。但同原來的股息再投資實證一樣,理論上這類巴式低估股票,仍然會在未來某個時期帶來較好的投資收益。但是這個過程由於小資金對於股票回報率的短期要求較高、缺乏資金投入而變得比較困難。

6、總之,面對低估的股票不漲,甚至下跌。需首先檢討自己的倉位控制是否合理?投資邏輯推理和價值評估是否理性客觀?檢討客觀環境是否發生變化以至於最初的判斷基礎發生改變?還要避免因為不漲(或下跌)導致的投資情緒變化而影響投資判斷。對於A股而言,在做好自身的檢查後,還是更應該堅持,而不是被市場所影響。實際上自身的檢查,在市場偏好時,更應該嚴厲。一個成熟投資者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就是不被市場情緒所幹擾。當然,投資的事情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低估是買入的理由嗎? 深圳價值投資者

 http://xueqiu.com/1389365398/25680606

上週末與一老友飯局,此人投資業績驚人,2007年至今有10倍收益,2007年以前不止10倍,簡單計算在其不到20年的投資生涯之中實現了至少200倍的投資收益,當然,我們都是農民出身,白手起家,儘管200倍的投資收益的絕對值還是比不上高富帥,但已經財務自由。
他對我非常瞭解,我近年一直滿倉銀行,業績不佳,對此,此友幾年來一直向我強調一個觀點:低估值不是買入的理由。
我買入股票的理由非常簡單:股票低估,如近幾年一直在低位徘徊的銀行。我BUY AND HOLD。老友反對的理由也非常簡單,低估不是買入的理由,股票低估是由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在不確定性因素沒有消除之前,可能一直低估,如銀行低估,並且這些年一直低估,我們投資者要迴避不確定性。可以在不確定性消除之後,公司前景明朗之後介入。我答日::「不確定性消除之後可能沒有這麼便宜的股價了」。老友回答:「在不確定性消除之後,股價可能更貴,但是通常不會貴到無法買入,付出多一點的價錢,迴避不確定性和可能的時間成本,還是值得的。」
我回答::「對於銀行的未來,我不認為有什麼大的不確定性因素,相反,我認為銀行的未來依舊美好是一件比較確定的事情。」老友回答:「你的觀點無法左右市場。市場價格已經明確指出銀行未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我對日:「價值投資就是尋找市場錯價,從市場無效的地方賺錢,市場的價格不是投資的指導,相反,我視之為機會」。
老友回答::「迴避不確定性和時間成本的機會不是更好,為什麼要呆在銀行、航運這些低估但可能繼續低估的股票裡面呢?」
順便舉例說說此友近年來的成功之作吧:1塊多買入03337安東油田,2塊多買入00750興業太陽能。二隻股票都是賺到幾倍的收益了。